因為COVID-19在北美肆虐的關係,
多了很多時間,不看書真的會崩潰,再加上這本書我3天內就看完了,
內容非常「切實」,一定要來推薦給大家。
其實人生到了某個階段,會開始意會到「習慣」對你的巨大影響。
我國中老師曾對我說過,Kate你要對你自己嚴格一點,
這句話不只國中老師說過,高中老師說過,
甚至某次大學教授用一種恨得牙癢癢的口吻,訓斥我說:Kate你應該對自己要求再高一點。
從過往我的態度就是,我知道這東西我可以做得好,
但我只想要達到80%,夠好就好,超好或完美不是我追求的,爐火純青要幹嘛?
人生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的興趣和注意。
結果,出社會後,我發現自己可以做「大面向的指令」,然而卻無法專注細節。
因為缺少了「盡善盡美」的精神(說穿了我過得去的惡習就在此顯露無遺),
只要有任務需要Detail-oriented 腦中會自動轉換那是inefficient 沒效率、瑣碎的雜事。
即便,自稱是自律的人,日常生活習慣比多數人好,
無可避免,有很多我忽略或從未意識到的壞習慣在導向我的人生,
使得我離夢寐以求的人生藍圖越來越遠。
“Until you make the unconscious conscious,
it will direct your life and you will call it fate.”
這真的是契機,還沒接觸到這本書前,
偶然瀏覽了Youtube的一支影片,當中講者引用了榮格心理學家這段話。
(我不是很喜歡網路上的翻譯,用英文去理解不難,就不翻譯了)
其實那些 unconscious 無意識的行為就是你的習慣,
無形中你的思考、行為模式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
久而久之,你過去的任何抉擇(習慣)都帶往你走向你自己打造的「命運」。
(shit, its effing scary la 鬼故事)
除非,你對現狀、生活滿意度達80%以上,走在人生正軌上,
不然,任何人都應該要即刻讀這本書,改變那些你從沒意識到的(壞)習慣並開始培養起好習慣。
------------------------------------------------------------------------------------------------------------------------------------------------
首先,我喜歡作者開門見山給讀者的概念:
你每天進步一點,一年後你就會看到顯著的改變;
反之,你每天退步(爛)一點,其實沒什麼你人生沒有太多的差異。
所以你隨時都可以開始,不是放著爛沒關係
接下來,比較有壓力的點來了。
我知道大家都不喜歡聽實話,但這就是活生生的事實FACT。
“Your habits are how you embody your identity."
直白的說,就是你的習慣說明了你這個人。
有沒有發現,老是那些人上班遲到,
某些人總是在吃飯前禁不住開起抽屜的零食,
總是有些人借完一些小錢就忘記,
老是要晚10-15分鐘到的朋友,
吃完東西一股腦就亂丟的人,彷彿回收要花他一輩子力氣,
說要去運動,卻永遠找一堆鬼藉口,等等。
這些行為不就顯示了他們「某部分的個性」?
這只是證明「你的某些習慣」不只影響你的人生,
也顯示你「這個人」。
看到這裡,不要再否認習慣不重要,
現在就讓我們正視自己的惡習、培養良好的習慣。
------------------------------------------------------------------------------------------------------------------------------------------------
書中四個簡單的步驟,幫助你建立更好的習慣:
法則1:讓提示顯而易見
這邊說的是,首先要正視你的「壞習慣」。
然後開始去營造「對的環境」屏除惡習。
法則2:讓習慣有吸引力
這部分作者有提及 Imitating the Powerful,
就我個人來說,刷刷IG上 欽佩/欣賞的人非常有用。
(金牛座就是很好勝) 像我現在每天逼自己運動,就是看到IG上面的美女都運動成那樣了,
我不知道自己有啥資格鬆懈。(這樣的精神喊話對我個人很有用,所以我就會逼自己「每天」都要撥空運動。)
另外,看到那些「負面教材」也很有用。
金牛座有個很強的本領,就是我們可以活生生把「某些人類」當透明,
因為他們在我們內心如同「死去」DEAD。無所謂討不討厭,就是無感。
然後下意識就會產生「我絕對不要跟他們一樣」,
所以那些負面行為都會再再的提醒我: 千 萬 不 要 這 樣 做。
法則3:讓行動輕而易舉
其實就是從小、反覆到不間斷,進而養成你的習慣。
就拿做運動來說,我一開始只做50個仰臥起坐,
到告訴自己「每天」都要做到50個,再進階到因為我想要更緊實的腰身,
加碼到每天100下+提臀等運動。而且我只做「我做得來」的運動。
記得有一陣子流行的「鄭多燕」有氧運動嗎?
每次做都汗流浹背,打開Youtube只有「壓力」、「好累」的連結,
所以這種啟動消極感的運動習慣不會持久。
習慣要產生就是,即便小都要 EVERY SINGLE DAY 每一天都做,
做到你不做會感覺不舒服,那才是真正培養起一個習慣。
法則4:讓獎賞令你滿足
找出方法,看到「進度」。
還是回到運動這例子來說,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運動1個月你看不到任何成果,
2個月可能還是沒動靜,快的話可能第3個月可以覺察一些不同,
真正有顯著的變化也許已經來到半年這時間了。
但如果沒有前面的5個月的努力,怎麼到的了第6個月,
大部份的人可能都撐不過前5個月。
所以你要設計一些Program,因為一旦看到「進展」,你就能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Sustaining an effo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ny enterprise.
The way to be successful is to learn how to do things right,
then do them the same way every time.”
人生是一直不斷地學習、修正再重複學習、改善。
這是一條沒有止盡的道路,但這些微小的改變都在引領你走向「你理想」的人生。
這次不同以往的讀書心得分享,
希望大家喜歡。
👉👉👉 發落ME
KateWu 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