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ge_nEY6m88yWRBIuIDAx7iIbwrHJai.jpg


一直都有在看有關時尚的紀錄片,
自己也有收藏時尚惡魔的聖經和時尚教主黛安娜佛里蘭。

這部時尚惡魔的盛宴會讓我想聊聊自己的心得是因為,
本片的主題是MET GAGA:「中國:鏡花水月」。
身為7年級的台灣人,在高中前著實念了不少中國的歷史,
到底是溯本同源,即便現在思想和文化都和中國大相逕庭,但看起來依舊格外有感。

這次的 The First Monday in May,
我自己覺得,裡頭有幾點很有趣:

1. 狂人美學/藝術

Ale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 的作品都已跳脫單純的服飾販售、設計,
他們製作的不僅僅是華服,更是藝術。但兩個人的際遇都多少讓人唏噓。
不過能夠在片裡看到 Alexander McQueen的衣服和John Galliano本人出現在片中 ,
多少讓人有點興奮,尤其是當他在闡述自己創作理念時,的確在發光。
​​​​​​

2. 刻意曲解的中國美學/文化

看了幾則影評,不少人對於美國擅自胡搞中國的美學/文化有不少意見,
但我自己卻不這麼看。

不可否認大多數,外國人對於中國文化停留在很表面的形象中。
片中有一個場景設計是,雙龍矗立於大廳迎賓處,
當下看到也是一種:好了啦,每次提到中國,除了龍之外還有沒有別的。
再來就是大量出現的青花瓷以及金色華麗的龍袍,
是不是也可以解讀,老美其實對於中國的印象就停留在盛清。
(展館裡頭燈光設計有用到竹林的概念,我都要哭了,
畢竟竹子在中國文化中的確佔有很大的地位。)

不過,從片名無論是英文的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或是中文的鏡花水月,都有虛幻、幻想和想像的意涵。
說該展覽是老美想像中的中國文化,的確不為過。
(就像如果我們要想像日本給我們的傳統印象,多少人會說藝伎、忍者、武士道德川家康?
英國則是老紳士、高禮帽,維多利亞式的蓬裙?)

展覽和創作一樣,即便是從其他文化上獲取元素,
都還是要有創作人本身的意念和思想意涵在。
我的日本是文靜而內斂,你的日本可能充滿生氣或是情色,
這都沒有對錯,不同的解讀才會碰撞出更多元的文化角度及創作。

所以,我不覺得這邊有什麼太多的爭議或是不妥的地方。

 


3. 話題女王/小丑傻傻分不清楚

met-gala-2015-rihanna-dress-breakout.jpg


大家應該都記得Rihana這件衣服吧。

得先申明,我本身是Rihana的小粉蝨,她每張專輯都在我ipod裡,
但這紀錄片到底有沒有打算要陰她我不清楚,但她在裡面真的是大扣分啊。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慈善晚宴Met Ball 力邀Rihana出席,
大明星出場都有價碼,但Riri的酬勞高到連這群奢侈的時尚人都咋舌。
最後只好派Anna Wintour親自出馬遊說她。
(都說是募款表演了,你還一副死要錢的形象。
這對之前曾經邀請明星來商演的我,看了很有感觸啊!!!)

刻意安派Riri壓軸現身,特約編輯André Leon Talley在一旁還解說,
「喔我好愛這種平凡少女搖身一變成國際巨星的樣子,簡直就是黑人版的冰雪奇緣麻~」


超賤。

然後這身荒誕的服裝,竟然是中國設計師郭培為Rihana量身打造。
我個人觀感是,所以宣揚中國文化美學和製造話題的抉擇中,郭培自己也選了後者。 
可以想像之後,她的介紹詞就會有:蕾哈娜華服出自她手,諸如此類的頭銜.....


4. 名人的形象

這裏有2個很顯著的例子。一個是Anna Wintour 本身,另一個則是王家衛。

身為Vogue美國版的主編「喊水會結凍」究竟有啥好大驚小怪?
台灣多少老闆不就幾十人員工的規模大小,卻把員工當狗的人不是滿街跑嗎?

片中好幾個橋段,刻意剪接Anna Wintour在討論上不容許異意,她說了算。
套句俗諺,她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況且跟她彙報的人也的確年輕許多,
她堅定的態度,反倒會讓人更值得去反思當初怎麼會提這樣的點子。
相較於上部紀錄片時尚惡魔的聖經,刻意扭轉她在the devil wears prada的形象,
這部紀錄片反而是,好啊,既然你們都覺得我是魔鬼,那我就是。

至於王家衛,我看到老外因為「花樣年華」給予這位大導演滿滿的愛啊。

片中王家衛短短不到十句的話語,每句都精闢入裡,挽救失控的籌備方向,
彷彿是白人在伸手不見五指的中國文化海域上的一座燈塔、一盞明燈。


 5. 時尚=美=錢

接連看了幾部時尚紀錄片,我覺得這群人已經不避諱,或根本就承認:
對沒有錢你就不會時尚,沒有錢無法跟時尚扯上邊。Too cruel!!! 
會中的青花瓷,外觀花了25萬朵花鑲嵌而成,無獨有偶,
另部紀錄片DIOR AND I,當時的設計師Raf Simons也用了花海成為走秀場景。
 

3.jpg

raf-simons-christian-dior-couture-paris-1.jpg


當時看到這幾幕,完全不置可否啊。

你只要知道「數大便是美」這件事真的是成立的。
當一個漂亮的東西量數到達成千上萬,絕對美;
當一個看起來不太像樣的東西,一樣有驚人的數量時,看起來也會有這麼一回事。

我對時尚的想法,偏向於「設計師」異於常人的美學透過設計展現,
或別於一般人對於細節的重視,使得服飾不但具有實穿性,
更能因為精密的設計、材質的選用,使得衣服更加出眾,
讓普羅大眾透過合宜的服飾,展現更有個性的樣貌。
(所以設計師的衣服售價貴,zara可以比較平價的原因。)

這樣用錢堆出來的美學,太粗俗。
(這和匠師一針一線縫出來的禮服價值,完全兩回事。)



以上就是敝人看後的一些淺見。



其實,時尚紀錄片都超級好看。
無論哪一部看完都可以品味、思索很久,給我很多思想上的衝擊。
這類片長都大概一個半小時左右,很推薦大家去看。



 

arrow
arrow

    Kate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